导航
专家博文
专家疗法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查症状
药品说明书
医疗问答
中医药方
医疗资讯
疾病新闻
健康新知
饮食保健
养生保健
专家访谈
健康讲座
最新科研
医改政策
疾病自测
首页 >
外科 >
肝胆科 >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更多
内科:
呼吸系统
脾胃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中暑
外科:
骨伤科
关节炎
泌尿科
肝胆科
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妇科杂症
产后病
男科:
儿科:
五官科:
口腔疾病
咽喉疾病
鼻疾病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皮肤科:
传染病:
血液科:
肿瘤科:
精神病:
美容:
保健:
其他科室:
中医养生:
甲状腺疾病:
关闭
阳黄清解汤
作者:江医生
访问量:1591次
发布时间:2022-03-14
功效:清热利湿,化瘀退黄。
主冶:新生儿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感染伴有发热及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及部分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阳黄者。现为阳黄者。黄为主要奉现者。
处方描述:用法:每曰1剂水煎2次混合一起,分2—3次温服。 方解:新生儿阳黄。症见目黄、身黄颜色鲜明如橘皮、哭闹不安、呕吐、腹胀、不欲乳食、口干而渴、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挨其病因,多由孕母受湿热传于胎儿,或婴儿于产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薰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而发黄疽,故又称“胎黄”或“胎疸”。方中茵陈、白英淸热利湿、利胆退黄,共为主药;生栀子、黄柏、金钱草苦寒泄火,清利湿热,均为辅药;郁金理气活血为佐。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利湿,化疲退黄之效。 加减:只要新生儿湿热俱盛出现阳黄症状者,皆可加减运用本方,每获良效。若身有发热者加柴胡、黄芩祛邪热;呕吐者,加鲜竹茹、陈皮和胃降逆;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通腑泄热、釜底抽薪;小便欠利者,加滑石、车前草利水通淋;腹胀甚者,加积壳、厚朴;食滞不化者,加神曲、麦秦以消食导滞;高热烦躁,身发斑疹,尿赤而暗者,此为湿热伤营入血,宜合犀角散以清热利湿、凉营解毒;伴神昏、抽搐则合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清热凉营、熄风开窍。 按语:新生儿皮肤粘膜及巩膜明显黄染,根据其病因不词, 临床表现不一。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往往生后数小时或1-2天内出现黄疽逐渐加深。面色苍白、水肿、肝脾肿大,甚则嗜睡、惊厥、肢体强直。胆道阻塞:生后数日慢慢出现黄疽,持续不退或加深,大便灰白色,小便深黄,肝脾肿大。新生儿肝炎:黄疸逐渐加重,经过缓慢,持久不退,小便深黄,大便灰白,母有肝炎病史,或婴儿有肝炎接触史。败血症:部分患儿出现黄疸,伴有发热,精神萎糜,皮肤常见出血点或者有化脓病灶。以上诸证需详辨。本方的适应证,是以阳
药方用药:
绵茵陈10克;白英6克;生栀子6克;黄柏3克;川金钱草15克;川郁金3克;
上一篇:退黄汤
下一篇:利肝汤治疗肝炎
热门药方
常用药方
水木两滋汤
舒肝化症汤
救肝开郁汤
利肝汤治疗...
柴胡解毒汤
加味五金汤
胆道排石汤
虎杖煎剂
中满分消丸...
网友评论
明星医生
高敏
主治医生
康复诊所
第一附属医院
医生测试
主治医师
某某大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小编2
小编2
小编2
第一附属医院
小王
护士
魔力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测试姓名
主任
某某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小编
小编
小编
第一附属医院
快速提问
找医生
在线咨询
专家疗法
更多
医疗资讯
更多
拔罐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拔罐的注意事项有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烫伤、局部皮肤...
2025-10-13
拔罐的好处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刺激经络穴位,...
2025-06-28
三明医改主要内容
三明医改的核心内容围绕「三医联动」展开,通过系统性改革解决「...
2025-06-28
测试10元支原体感染
10.
2025-05-29
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_复制
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
2025-05-21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
ICP备12041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