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专家博文
专家疗法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查症状
药品说明书
医疗问答
中医药方
医疗资讯
疾病新闻
健康新知
饮食保健
养生保健
专家访谈
健康讲座
最新科研
医改政策
疾病自测
首页 >
外科 >
肝胆科 >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更多
内科:
呼吸系统
脾胃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中暑
外科:
骨伤科
关节炎
泌尿科
肝胆科
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妇科杂症
产后病
男科:
儿科:
五官科:
口腔疾病
咽喉疾病
鼻疾病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皮肤科:
传染病:
血液科:
肿瘤科:
精神病:
美容:
保健:
其他科室:
中医养生:
甲状腺疾病:
关闭
退黄汤
作者:江医生
访问量:657次
发布时间:2015-09-16
功效:清热除湿,利胆祛痰。
主冶:婴幼儿黄疸。
处方描述:用法:将诸药浸泡5-10分钟后用文火煎10分钟,取汁, 视小儿年龄给药,每日服四次,四小时服一次。 方解:本方茵陈性微寒,苦燥脾湿,祛中焦湿邪、苦泄下降,又引湿邪从小便而出、其寒能清热,清泻肝胆之郁热,为治肝脾湿热之丰主药;栀子清湿中之热、黄连清中焦湿热、三药合用,使湿热分消,从下而解,为治黄疸之主药;配伍郁金、白蔻、 香附、苏梗宣通气机,并可化湿祛瘀;金钱草、满天星、花斑竹利湿退黄,合而用之,使气化湿而化,湿去而邪无所留,则其热自退,其笋自消,堪谓清化湿热、退黄之效方。 加减:本方药组成以湿热发黄为主的黄疸较适宜,证见全身皮肤、面目发黄、颜色鲜明或紫暗,小便深黄而短,腹部膨胀、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指纹红紫等。若感受疫毒,黄疸初起,症见发黄、恶寒、身热不扬、纳呆或食少、恶心呕吐、溲黄赤、短厚黄腻或微白、脉数沉细,纹红青紫,,属脾湿过重者加苍术9克、草果10克;新生儿阻塞性黄疸、为气郁不畅,经络阻滞,隧道壅塞,加用疏肝破气之品,重用白蔻、香附加青皮10克、香椽10克、槟榔10克、炒麦芽30克、炒谷芽30克;大便干结者,加胖大海10-15克,腑气得通,邪气得泄;如见腹部有痞块者,加紫丹参15-30克、鸡内金10-15克、酥鳖甲15克、粉山甲15克,以活血软坚消病;呕吐者加陈皮6克,姜水汁竹茹9克;素体虚弱,色黄晦暗,手足欠温、邪气虽盛,正气亦虚者,加明沙参30克、黄芪30克。
药方用药:
茵陈15-30克;栀子6-9克;黄连3克;郁金12-15克;白蔻6克;香附15-30克;苏梗9克;金钱草30克;满天星30克;花斑竹30克;
上一篇:温肝汤
下一篇:阳黄清解汤
热门药方
常用药方
水木两滋汤
舒肝化症汤
救肝开郁汤
利肝汤治疗...
柴胡解毒汤
加味五金汤
胆道排石汤
虎杖煎剂
中满分消丸...
网友评论
明星医生
高敏
主治医生
康复诊所
第一附属医院
医生测试
主治医师
某某大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小编2
小编2
小编2
第一附属医院
小王
护士
魔力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测试姓名
主任
某某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小编
小编
小编
第一附属医院
快速提问
找医生
在线咨询
专家疗法
更多
医疗资讯
更多
拔罐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拔罐的注意事项有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烫伤、局部皮肤...
2025-10-13
拔罐的好处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刺激经络穴位,...
2025-06-28
三明医改主要内容
三明医改的核心内容围绕「三医联动」展开,通过系统性改革解决「...
2025-06-28
测试10元支原体感染
10.
2025-05-29
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_复制
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
2025-05-21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
ICP备12041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