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气阴两虚,又称气阴两伤。气虚和阴虚同时并见的病理变化。常见于热性病过程中,热在气分,汗出不彻,久而伤及气阴;或热盛耗伤津液,气随液脱;或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也可见于某些慢性代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肿瘤等疾病。症见口渴、气短等。治宜益气生津养阴。

病因

脾虚失运,胃失濡养。

展开
预防

健脾益气,养阴和胃。

1、主方

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汤加减。

2、方药

太子参、炙黄芪、山药、玉竹、麦冬、石斛、荷叶、佛手、桔梗、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展开
症状
展开
检查

对病患进行望、闻、问、切。

展开
治疗
展开
护理
展开
饮食保健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