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专家博文
专家疗法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查症状
药品说明书
医疗问答
中医药方
医疗资讯
疾病新闻
健康新知
饮食保健
养生保健
专家访谈
健康讲座
最新科研
医改政策
疾病自测
首页 >
外科 >
泌尿科 >
全部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更多
内科:
呼吸系统
脾胃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中暑
外科:
骨伤科
关节炎
泌尿科
肝胆科
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妇科杂症
产后病
男科:
儿科:
五官科:
口腔疾病
咽喉疾病
鼻疾病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皮肤科:
传染病:
血液科:
肿瘤科:
精神病:
美容:
保健:
其他科室:
中医养生:
甲状腺疾病:
关闭
小儿肾病合剂
作者:江医生
访问量:241次
发布时间:2022-11-25
功效:健脾化湿,调整脾胃。 主治:小儿肾病综合征,及脾虚不运所致的肿胀。
处方描述: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微火煎30分钟,取120毫升-150毫升,分两次温服。 方解:“开鬼门”、“洁净腑‘ “去宛陈莖”为治水肿之宗旨、医家治水肿之法,多遵内经此古训化裁而成,故其源一也。开鬼门即发其汗,方中苏梗能开腠疏表以发其汗,远比麻、桂辛温过燥为妥;洁净腑即利其便,方中抽葫芦,泽街,皆有甘淡利温之功,又比过投栀子、木通苦燥伤阴为佳;去宛陈荃即涤肠胃之郁,使脾胃得以维持正常的受纳腐熟,俾漫溃之水可以归经,方中厚朴、陈皮、白术、枳壳,借其辛香苦燥,以调达脾胃升降枢机;加知母、麦冬者,一则可佐白术之燥,二则又可顾胃之阴。动物实验表明:此方对提高血浆蛋白、降低尿蛋白、胆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加减:本次治疗因脾虚湿困,三焦气化失司所致之小儿肾病水肿。若感受风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时,可去方中苏梗、白术,加薄荷、芥穗、连翅、银花;感受风寒而见畏寒、身热、肢冷者,可加羌活、防风、苏叶;正气偏虚,兼受时邪者,可加太子参、葛根、柴胡,仿人参败毒散意,以扶正祛邪;病久气阴两虚,或久服激素,出现面赤火升,阴虚阳亢时,可去白术、猪苓等、重用知母、麦冬或配生地以甘润滋阴。小儿肾病综合征所致水肿,证情复杂棘手,且湿性粘腻,难获速效。故用此方时,守法守方还须通权达变,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按语:小儿肾病综合征,当属中医“水肿”范畴。其病机固然与肺的肃降,肾的开合温煦有关,但小儿“脾常不足”,故主要病因为脾气不足,中焦湿困,运化失司所致。因此,如何促使脾胃功能健运,维护其脏腑升降气化作用,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防止继发感染,已成为治疗小儿肾病的中心环节。
药方用药:
嫩苏梗9克;制厚朴10克;广陈皮6克;炒白术6克;肥知母9克;云苓9克;抽葫芦10克;炒枳壳9克;麦冬9克;猪苓5克;泽泻10克;甘草6克;
上一篇:五草汤治疗肾炎
下一篇:益气化瘀补肾汤
热门药方
常用药方
益肾泄浊丸
尿频口服液
益莲散(一...
三金排石丸
清淋散
五草片
导赤丹
温肾利湿丸
健脾益肾丸
网友评论
明星医生
高敏
主治医生
康复诊所
第一附属医院
医生测试
主治医师
某某大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小编2
小编2
小编2
第一附属医院
小王
护士
魔力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测试姓名
主任
某某医院
第一附属医院
小编
小编
小编
第一附属医院
快速提问
找医生
在线咨询
专家疗法
更多
医疗资讯
更多
拔罐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拔罐的注意事项有注意清洁消毒、避免烫伤、局部皮肤...
2025-10-13
拔罐的好处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刺激经络穴位,...
2025-06-28
三明医改主要内容
三明医改的核心内容围绕「三医联动」展开,通过系统性改革解决「...
2025-06-28
测试10元支原体感染
10.
2025-05-29
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_复制
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测试养生保健栏目数据...
2025-05-21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
ICP备12041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