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眼科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作者:梁锋 访问量:1150次 发布时间::2009-06-10

1: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发生在周边部视网膜静脉周围间隙或血管外膜的炎症。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渗出、血管周围白鞘及反复玻璃体出血,且多见于20~35岁的青壮年,故以往又称为青年复发性玻璃体出血。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结核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局部病灶如副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皮肤脓肿等有关、或与某些全身病如糖尿病、内分泌失调、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红斑性狼疮等有一定关系。

2: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发病特点是常为双眼发病,可以同时发病,也可以一先一后,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眼底检查的特征为视网膜静脉管壁粗细不匀,呈不规则扩张及纡曲或呈串珠状,静脉血管伴有白鞘,病变附近网膜有线条状、点状、片状或火焰状出血及渗出。早期病变位于视网膜周边部,且出血较少,视力不受影响,所以病人没有感觉或感到眼前有黑点飘动。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向主干静脉蔓延,如果出血较多,进入玻璃体内或出血波及黄斑区,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重者眼前似有大块黑影遮挡,视力可下降至只有指数或光感。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玻璃体和视网膜出血可吸收,但过一段时间又可发生新的出血。如此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可达数年至十几年之久。大量玻璃体出血很难完全吸收,陈旧性出血在玻璃体内机化、增殖,形成白色结缔组织并伴有新生血管,这些机化组织往往与视网膜黏连,由于它的收缩,牵拉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部分患者可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见受累静脉管壁有荧光素渗漏和组织染色,毛细血管扩张和微血管瘤形成。晚期视网膜周边部有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

中医治疗病例

<病例1>李辉 男 20岁

初诊日期:2003年10月20。

主诉:右眼视力下降6个月,失明1个月。

病史:右眼于2003年3月开始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经广东中山某医院诊断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一个月前因视力急剧下降而失明。经广东中山某医院治疗无效来本诊所治疗。现感偏头痛,眉棱骨痛,眼胀不适,神烦。

脉象:弦数

舌象:质红

诊断:右眼暴盲

辩证:肝有郁热,久而化火,迫血上逆。

治则:清肝泻火,凉血止血,辅以活血化淤。

方药:生地15g 龙胆草6g 黄芩5g 白芷6g 当归尾10g

荆芥6g 炒枝子6g 川连4g 槐花10g 茺蔚子10g

决明子15g 水煎服。

二诊:2003年11月5日,感觉视力有所进步,各种疼痛 已失。其他

症状同前。患者眼内瘀血内积已久,瘀血不去,就不会生新

血治以活血化淤,凉血止血。

方药:桃仁3g 红花3g 生地15g 赤芍10g 当归10g 茺蔚子12g

杭白菊12g 丹皮10g 血竭5g 炒荆芥10g 炒蒲黄10g

三七3g

三诊:2003年11月15日。服药后视力明显进步,但眼前会有黑影

在飞舞 ,有时神烦。

方药:丹栀逍遥散和六味地黄汤隔日一剂

四诊:2003年12月1日视力恢复正常,给予杞菊地黄丸调理至今未

复发。

联系号码:113684802068. 13970132422. 0797-2890988

联系人: 梁锋医生

联系地址:江西寻乌晨光公平梁氏祖传眼科

QQ:421605932,305197966,305063726

-->
网友评论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